苗穗民俗非遗文化网
  • 首页
  • 节日习俗
  • 民居
  • 婚丧嫁娶
  • 民俗百科
  • 民俗动态
  • 民间技艺
怒族舞蹈

怒族舞蹈

怒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十分丰富,大部分为模拟动物的活动形象,如猴舞、鸡舞、喜鹊舞、鸟王舞等,也有表现生活场景和反映生产活动的,如锅庄舞、洗衣舞、秋收舞、割麦舞等,此外还有琵琶舞、脚跟舞等。舞蹈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鲜明。无论喜庆和哀怒,怒族人民都能用歌舞来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如在婚礼宴会上,老年人唱的《婚礼歌》,先从人类起源唱起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影视剧本喜鹊之歌红绒线欣赏

影视剧本喜鹊之歌红绒线欣赏

作 者 简 介 蓝朝云,瑶族,笔名:云豹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中 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是世界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和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家》《春》、短篇小说集《天桥》、中篇小说集《山里人》《瑶山春》、长篇小说《红绒线》《山弩神威》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动作优美,富有浓厚的情趣和民族风格。同时,舞蹈又以特定的方式反映出彝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迁徙、战争经历等。彝族舞蹈种类繁多,现介绍各地彝区一些代表性的舞蹈。 大三弦舞又叫“阿细跳月”,流传于云南撒尼和阿细民间的一种舞蹈。据传大三弦舞来源于刀耕火种时代。跳这种舞时,男子一字排开,弹着三弦或吹着笛子跳。随着节奏抬脚踢腿,向前退后、向左向右交换舞步。女青年亦一字排开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广西有个神秘的海洋民族掌握着濒临消失的高跷捕鱼技术

广西有个神秘的海洋民族掌握着濒临消失的高跷捕鱼技术

你是否曾听说过只有一根琴弦但是可以演奏出悠扬悦耳,婉转连绵的琴音的独弦琴? 你是否又曾听说过脚踩高跷,手持渔网,在浪花间捕鱼的渔民? 想象下,带着清爽味道的海风迎面而来,海浪的呼呼声伴随着悠扬婉转的琴声,远处的浅海处又有几位身材高大脚踩高跷的后生在浪花里挥舞着渔网。 这就是居住在美丽富饶的南海北部湾上京族人民日常生活。 金光工作室第一期讲座邀请到京族独弦琴的非遗传承人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塔塔尔族民间艺术

塔塔尔族民间艺术

塔塔尔族人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活泼动听。塔塔尔族音乐的乐器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亦颇有中亚音乐的特点。他们的民族乐器比较多,象古老的二孔“库涅”(直吹的木箫)、铜片制的“科比斯”(放在嘴唇之间吹的口琴),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曼陀林、七弦琴等。唱歌、跳舞时也用手风琴、“曼佗林”伴奏。 塔塔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新疆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塔吉克族音乐

塔吉克族音乐

塔吉克族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特别有趣,其内容有反映社会生活、民风民俗,还有歌颂爱情,也有专门宗教仪式中传唱的民歌,如果按种类来分主要包括:习俗歌、爱情歌、叙事长诗歌等多种类型,与此同时,每一个种类里又包括许多类别。 塔吉克族的婚礼中有许多民歌,如姑娘出嫁时,人们要唱“出嫁歌”,即《古力阿洛甫》,其歌词大意为向将要出嫁的姑娘送上祝福,祝愿她能够找到了好婆家后就幸福地过日子。一般情况下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基诺族大鼓

基诺族大鼓

基诺族木质皮鼓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基诺族木质皮鼓,鼓面直径55厘米,高88厘米,长约130厘米,20世纪八十年代征集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基诺乡。鼓身为木质,呈圆柱形,两端对称。鼓有两面,用牛皮蒙制。两端鼓面边缘各环绕嵌有花纹的上方下锥形的木棍(一侧17根,另一侧为20根),木棍长15厘米。鼓身两侧有方形孔,为鼓的音孔,上部有两个把手,用于系绳悬挂木鼓。因鼓面两端边沿嵌有数十根鼓钉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土族民间歌舞

土族民间歌舞

土族民间音乐可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曲和器乐曲。民间歌曲包括劳动歌、赞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儿歌及叙事歌,这些都是以演唱的形式来传承的,有自己特殊的曲调和旋律。土族情歌主要有“阿日洛”“花儿”和“库咕加”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曲调和旋律,又以土族花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花儿”,土语称“哈达过道”,意为在外面唱的歌,主要有《好花儿令》《梁梁儿上浪来》《杨柳姐》等多种曲调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古琴 奏一曲悠远的上通下达

古琴 奏一曲悠远的上通下达

在中国有一种美妙的乐器,带着3000年的尘埃走来,可飘逸可雄浑,可高远可厚重。走近古琴艺术,奏一曲悠远的上通下达。 最早记述古琴的文献见于《尚书·益稷》:“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可见,被书写下来时,琴声不是徜徉在高山之巅,流水之畔,而是在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中。其时古琴与其他乐器配合,以神圣稳重的乐章,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与赞颂。 只是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卡拉国与木雅王木雅卡拉洛柱之说

卡拉国与木雅王木雅卡拉洛柱之说

康定城,就是历史上的打箭炉,简称炉城。打箭炉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距今也不过七百多年。但今天炉城所辖的地方,历史则久矣。在元代前即打箭炉出世前,有康定为“古旄牛国”之说,有“卡拉国”之说,都且有证可考。现如今,在民间,仍有许多关于“卡拉国”与“木雅王”的传说,据学者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木雅卡拉洛柱”之说。 “木雅卡拉洛驻”意指古时木雅地方六个部落组成的“卡拉”联盟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北京古筝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北京古筝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本报讯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由北京筝群联盟主办,古筝笔记APP、炎黄艺术馆协办的“炎黄古筝艺术节——北京古筝发展高峰论坛”,于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成功举办。 本届高峰论坛以学术交流为导向,主题为“探索与实践:2018中国古筝发展展望”,邀请了多位古筝学界名家,交流古筝艺术在创作、演奏、教学、制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共享文化大餐 祈福中华民族

共享文化大餐 祈福中华民族

又是一年三月三,桃红柳绿春正浓。 三月三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汉、壮、侗、瑶、黎、畲、布依等众多民族共同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流逝,三月三已逐渐从地方的民间活动发展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共享的节庆活动,在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各地的三月三文化活动都以线上活动为主。在这个非常时期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保安族民间舞蹈

保安族民间舞蹈

保安族民间舞蹈是保安族的重要艺术形式,保安族舞蹈语言主要表现为头部的左右摇动,肩膀的摆、耸、颤,手臂的曲直舒展,腰部的动作简洁明快,配以前倾后仰,左右旋摇,跨步灵活,动作舒展潇洒,轻盈明快。 最具有代表性的保安族民间舞蹈是宴席舞,通常在娶亲时、遇丰收或其他喜庆日子时表演。宴席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结婚时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组成迎亲队到女方娶亲,女方村里的男女青年也组成迎亲队
  • 民俗百科
  • 2024-12-31
  • 0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尾页

随便看看

  • 民族节庆热闹背后的困惑

    民族节庆热闹背后的困惑

    0
  • 民族艺术概述

    民族艺术概述

    0
  • 民族民间文学演述者是草根还是精英

    民族民间文学演述者是草根还是精英

    0
  • 普米族音乐

    普米族音乐

    0
  • 新龙藏历十三节

    新龙藏历十三节

    0

推荐排行

  • 皮鼓之道羌族口头艺术论集出版
  • 百名画家绘冬奥北京站活动20名画家参与
  • 燕儿迟归
  • 满族音乐

阅读排行

  • 新龙藏历十三节

    新龙藏历十三节

    0
  • 新疆通过六个维吾尔传统乐器地方标准

    新疆通过六个维吾尔传统乐器地方标准

    0
  • 文山红饭节

    文山红饭节

    0
  • 怒族舞蹈

    怒族舞蹈

    0
  • 影视剧本喜鹊之歌红绒线欣赏

    影视剧本喜鹊之歌红绒线欣赏

    0

Copyright © 2025 重庆苗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4023088号-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