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穗民俗非遗文化网
  • 首页
  • 节日习俗
  • 民居
  • 婚丧嫁娶
  • 民俗百科
  • 民俗动态
  • 民间技艺
围屋书声朗

围屋书声朗

--> --> --> 客家围屋内建有自己的学堂,供孩子们启蒙,不仅是客家父母们自己孩子能成龙化凤,也是客家人传承的重要途径
  • 民居
  • 2024-12-31
  • 0
因石得名乌石围

因石得名乌石围

--> --> --> 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因石得名乌石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石围,坐落在龙南市杨村镇乌石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是一座古老的围龙屋。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李明华在检修乌石围瓦面。 彩霞辉映下的乌石围,别有一番神韵。 乌石围,又名盘石围,因石得名,围屋大门口左侧一块状如蟾蜍的乌石是其独特标志。相传,在开工建乌石围时,围主曾想把乌石敲碎搬开
  • 民居
  • 2024-12-31
  • 0
古韵悠长白鹭村

古韵悠长白鹭村

--> --> --> 赣县区北隅的白鹭乡白鹭村,距赣州城区63公里,与兴国县、万安县接壤。村落依山傍水,沿着鹭溪河呈月牙形、南北向分布,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白鹭古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距今已有880多年历史。目前有近3000名村民居住,98%为钟姓族人。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白鹭村,一片安宁祥和。 白鹭村素有“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民居
  • 2024-12-31
  • 0
印尼华侨赖华声家族历经艰苦奋斗在商界政界文化界均闯出一番天地寒门走出三俊杰 荣光闪耀儒林第

印尼华侨赖华声家族历经艰苦奋斗在商界政界文化界均闯出一番天地寒门走出三俊杰 荣光闪耀儒林第

儒林第主座 儒林第门楼(左侧为书斋门) 《茂春公像赞》原件 井边的“石脚桶”和石秤砣 赖连三先生像 带暗锁的行李箱 赖连三著的《香港纪略》 赖华栋1922年八二风灾后来到汕头灾区,在存心善堂与众人合影 航拍赖厝老围寨(正前方老宅为儒林第) “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是众多华侨先辈下南洋时的真实写照。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发家致富。在这些潮汕的华侨巨富中
  • 民居
  • 2024-12-31
  • 0
印尼侨领林毓瑞情系桑梓创办坤甸第一所华侨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百年兰香楼 四代家国情

印尼侨领林毓瑞情系桑梓创办坤甸第一所华侨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百年兰香楼 四代家国情

“兰香楼”前面的“大夫第”显得低矮 林勤海收到回国观光的邀请函 洋味十足的“兰香楼” “仁美里”大门 黄桂华 摄 “兰香楼”外墙的罗马式花窗 当年日机炸穿的地方 林勤海创办的《黎明报》 笔者日前走访金平区鮀莲街道印尼华侨赖连三宅第时,获悉印尼坤甸的潮汕华侨众多,其中有一个姓林的爱国华侨家族享誉南洋各国,成立之初,家族成员曾作为华侨代表应邀回国观光,并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 民居
  • 2024-12-31
  • 0
博采众长陈联围

博采众长陈联围

--> --> --> 俯瞰陈联围。 陈联围屋位于石城县木兰乡陈联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为当地一温姓富户所建。陈联村四周层峦叠嶂,又地处省界边缘,古时生存环境比较险恶,为围屋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阳光洒在院子里,为围屋镀上一抹金色。 陈联围屋设计建造呈回字形,长宽均为49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4916平方米。许是建围人受儒家“满则溢”思想的影响
  • 民居
  • 2024-12-31
  • 0
南康崇文郎官第

南康崇文郎官第

--> --> --> (作者:刘叶 卢念,作者单位:赣州市南康区博物馆 赣州市南康区融媒体中心)
  • 民居
  • 2024-12-31
  • 0
南康区九井十八厅

南康区九井十八厅

--> --> --> 一个行囊背肩胛,一部手机走天下,向清风借匹马,向雨露讨杯茶,不问星月几时眠,只闻一路繁花香,寻名山、临胜水、访古苑、探幽寺…… 早就听说,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座古老的客家建筑——九井十八厅。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乡圩下村麻溪下,依山傍水,占地面积广阔,是一座大山里的“豪宅”
  • 民居
  • 2024-12-31
  • 0
前溪新乡密布40多座传统民居绝大部分由华侨投资建设多元文化建筑群讲述华侨与故里行远同梦

前溪新乡密布40多座传统民居绝大部分由华侨投资建设多元文化建筑群讲述华侨与故里行远同梦

泽园洋味十足的门楼 邹晓东 摄 尾落儒林第三连券洋楼 金利明 摄 善居室石刻的温肃书法作品(朱东长拓片) “九曲篆”塑成礼器造型 金利明 摄 宣统元年的厝契 金利明 摄 前溪新乡全景 邹晓东 摄 前溪新乡,就是“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所在地,也是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的一个自然村,占地总面积大约80亩,密布着40多座传统民居,建设时间跨度30余年,绝大部分是华侨投资建设的
  • 民居
  • 2024-12-31
  • 0
初期海外发迹的高氏结义兄弟回乡合建大宅世代和睦相处传为美谈泉通家塾见证同气连枝一家亲

初期海外发迹的高氏结义兄弟回乡合建大宅世代和睦相处传为美谈泉通家塾见证同气连枝一家亲

一抹绿色让老宅焕发生机 古色古香的泉通家塾 外门楼匾“渤海世家”四字苍劲有力 俯看泉通家塾 梁架木雕金漆百年不褪色 大厅虎畔厢房门楣精美的半立体书卷壁画 门楼肚壁画十分精致 大厅八扇闪门雕刻同款通花木雕 清朝末期,澄海隆都侯邦村7位旅泰华侨回乡购地合建“七落”,让人们看到潮人打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早期案例(详见本栏目去年12月19日报道)。不过,“七落”的先辈只是合资购地
  • 民居
  • 2024-12-31
  • 0
兴国青砖黛瓦 古韵东韶

兴国青砖黛瓦 古韵东韶

--> --> --> (作者:魏凡翔 张宇 彭仕映 钟敏 闵江 敖雯菲)
  • 民居
  • 2024-12-31
  • 0
兴国探寻古村落之美

兴国探寻古村落之美

--> --> --> 在江西赣州兴国这片古朴厚重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古村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兴国的山水之间。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张宇 邓丽华 张春风 钟敏
  • 民居
  • 2024-12-31
  • 0
关西新围焕新彩

关西新围焕新彩

--> --> --> 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关西新围焕新彩 迄今200多年的龙南关西新围,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关西新围是国内发现保存完整、规模大、功能齐全的客家方形围屋,它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南市关西镇关西村,由当地名绅徐名均所建,关西新围从徐老四44岁开始建围一直到73岁建成,历经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29年之久。
  • 民居
  • 2024-12-31
  • 0
  • 首页
  • 上一页
  • 1
  • ...
  • 6
  • 7
  • 8
  • 下一页
  • 尾页

随便看看

  • 围屋故事丨龙南沙坝围

    围屋故事丨龙南沙坝围

    0
  • 围屋故事丨龙光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龙光围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荷恩堂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荷恩堂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老街印象 客家乡愁

    围屋故事丨老街印象 客家乡愁

    0
  • 围屋故事丨燕翼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燕翼围的故事

    0

推荐排行

  • 围屋书声朗
  • 因石得名乌石围
  • 古韵悠长白鹭村
  • 印尼华侨赖华声家族历经艰苦奋斗在商界政界文化界均闯出一番天地寒门走出三俊杰 荣光闪耀儒林第

阅读排行

  • 围屋故事丨燕翼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燕翼围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烟园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烟园围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沙坝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沙坝围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武当田心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武当田心围的故事

    0
  • 围屋故事丨桃江曾屋围的故事

    围屋故事丨桃江曾屋围的故事

    0

Copyright © 2025 重庆苗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4023088号-26

友情链接: